王老吉、香飘飘、如家这类耳熟能详的品牌,其名字和产品的巧妙结合常常为业内称道。它们走红的背后有没有什么逻辑技巧可循呢?单个品牌如何制定最佳契合自己的品牌名称?曾连续三届拿下中南六省品牌设计大赛冠军的雷公,会在《一名惊人》中揭露品牌命名的“潜规则”。
“雷公”原名林庭雷,品牌设计师出身,除多次大赛的冠军称谓外,曾创造业内最高的作品中稿率——99%,远远超过行业平均17%的水平,被圈内人惊叹为“创意鬼才”。曾用五年时间以“卧底”的身份经历过约三十多家国内一线的广告公司和营销策划公司,期间曾服务过箭牌口香糖、玉兰油、海尔集团、南方电网、白云国际机场、白天鹅宾馆、深圳发展银行、长城葡萄酒业等名企......
通过长期坚持研读几乎所有相关的品牌营销类书籍与国学经典,揉百家之长,深刻悟得品牌强大之道,独创了一套独一无二的品牌理论体系-“黏性品牌法则”。
无须做品牌,直接做名牌。
让品牌一落地就奔跑,一开始就是名牌!
先让品牌值钱再卖钱!
先让产品好卖再卖好!
把公司做小,把影响力做大!
…………
黏性品牌法则一系列颠覆性的品牌理念,迅速在业界和企业界引发了极大的反响和认同。
所策划的黏性品牌经常被国内众多一线的商学院和知名专家用做经典的品牌分享案例,形成人们自动自发的口口相传。常被全国各大机构和学院邀请演讲分享其独创的品牌理念。
其利用独特的黏性品牌法则理念所策划的一众品牌,如中医馆品牌“针本事”、酵素品牌“酵父”、供应链集团品牌“幸福方舟”等均在行业内取得不俗成绩,其中“针本事”更是被誉为三个字的商业计划书。
此次在《一名惊人》一书中,雷公首先指出:品牌名是企业最强大的防火墙。在聚焦企业的品牌命名时,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应当注意差异化定位,例如王老吉对于“怕上火”的功能性精准定位,找到一个细分的品类,企业“不应该贪多求大,锁定一个点,就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同时,雷公强调了品牌名称需要“名正言顺”,他以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为例,在纵向对比其曾用名“刘福荣”后,指出“刘德华”更加适合娱乐圈的气质,从而抛出中心理论:名称需要最大程度契合其身份。
品牌名是整个品牌价值浓缩的精华,在讲述了一个人在公司中的强大能力后,雷公最终再次回到品牌命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直言:品牌名是企业的刀锋。以“淘宝”为例,深刻分析品牌基因要从认知层面出发,要深耕市场,品牌名不但需要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同时需要紧跟产品特色,要有较强的消费者黏性。雷公坚信:从黏性品牌法则出发,无需做品牌,直接做名牌。
责任编辑:gaoxiang